志愿服务

THIS NAME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我和西部有个约定 | 在天府之国挥洒汗水,用青春点亮山区孩子梦想!

发布日期:2023-04-12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年,我校西部计划招募工作高扬理想旗帜,以责任激励佳大青年,以奉献感召佳大青年,以事业凝聚佳大青年,招募志愿者人数创历史新高,校团委先后获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等荣誉称号,西部计划项目实施效果与层次得到显著拓展提升。校团委现开设《我和西部有个约定》专栏,为您讲述我校2022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志愿西部的故事!

本期主人公简介

  艾佳玉,佳木斯大学2022届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于信息电子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服务地为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朱德红军小学总校。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2022年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我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收获了丰硕的知识,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并取得家人的支持后,参加了佳木斯大学西部计划,选择来到四川,来到山区,走向人生另一个新起点。当我得知被分配到教学岗位时,既紧张又忐忑,深知支教不仅仅是一种光荣和情怀,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所以我暗暗下定决心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勤勤恳恳,勇毅前行。

人生新篇--从学生到教师

油然而生的使命感

  我的服务单位是仪陇朱德红军小学总校,坐落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这里是一个山之侧,水之畔,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的红色之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唐有鲜于氏三杰安国辅政,宋有状元李协恭金榜题名,近有“两德”功照汗青。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红色基因长存德乡大地。这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剪纸、篆刻、书法为主体的“三乡文化”底蕴厚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就发源于此地。

  初到服务地,我就被这种厚重的历史氛围以及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更加坚定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建设西部的决心。从理论学习到岗位实践,从在校学生到支教老师的身份转换,我感受着、观察着、思考着,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着,成长着。随着工作的展开,和孩子们的日渐熟悉,我逐渐感受到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也慢慢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满满的自豪感。教辅书,公开课,集体备课……一次次上下求索的学习,让在隧道中摸索的我渐渐看到一丝光亮,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我也想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孩子们去感受美好,热爱生活,即使在面对一丛野花时,也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如今工作已有大半年,在仪陇县项目办和服务单位的正确领导下,我与同事们一起,围绕各项重点工作,脚踏实地履职尽责,扎实完成了分内工作,在思想认识上也有了长足进步。

  领导与我亦师亦友,教会我写优质材料、教会我当合格老师、教会我办高精会议,在领导的关心关怀和同事的热情帮助下,我在收发材料、主持会议、办公行文、上传下达、教书备课等各项工作技能上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在这里,我收获了师生之情,收获了革命友谊。

共克时艰--疫情一线

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2022年10月,由于疫情形势严峻,我们志愿者紧急来到磨子坝隔离点,开展防疫工作,第一次直面疫情,内心很恐惧,在隔离点领导的关心下,紧张的情绪有了极大地缓解。我在隔离点的主要工作是给隔离人员做核酸检测和送早中晚餐,早上六点起床准备进隔离楼测核酸,测完核酸还要给隔离人员送餐,我们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推着沉重的餐车,重复着弯腰抬起的动作,一趟下来已是汗流浃背,有时还需要安抚隔离人员情绪,偶尔还要面对隔离人员的不理解等。但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我迈出了坚定的脚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收获了成长和勇气,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朱德扁担--革命先辈坚如钢

红色精神照我心

  今年2月份,因疫情没能开展的西部计划培训,再次提上了日程,此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参观了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也是通过这次机会,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朱德同志,朱德同志本有一份高薪舒适的工作,但他毅然决然地放弃这份工作,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在纪念馆中有一张朱德同志挑扁担的照片,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才知道这是在面对粮食问题时,他决定要参加挑粮运动,此时他已四十多岁,战士们怕他吃不消,不让他去,偷偷藏起来他的扁担,他就自己削竹子做扁担,这根扁担挑起了革命的未来,通过老一辈人的努力,我们今天才拥有幸福的生活。

时代青年--西部计划

志愿精神,深植心中

  我在开展志愿西部工作的同时,也带着孩子们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我带领学生走进当地“青年之家”,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学生讲解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在一次次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作为、担当奉献、报效祖国。虽然只是短暂的体验,却足够让“奉献”这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个体的点点微光,彼此交织,终能璀璨耀眼,照亮他们也照亮我,我也在志愿服务中更加坚定了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信念。

  未来,我将听从己心、无问西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会继续响应国家号召,继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作风,以干事创业敢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奉献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上一条:校地联动促发展,“青马”实践创未来——佳木斯大学与桦川县举行“青马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下一条:我校“知行合一 践行使命”主题社会实践团成员赴向阳区九洲社区开展实践教学

关闭